對于一些初入表壇的伙伴而言,為了省事,都是喜歡自動機芯,因為手動機芯還需要每天都上弦,但是一些愛表人士為啥都喜歡手動機芯呢,今天就著重跟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吧。

手動調機芯,有人是把他當作一種樂趣,調校手表的時候也是跟機械裝置進行溝通。每天上一次表鏈,不是與自己的愛表的一次親密的交流嗎?每天把玩,上上發條,非常有意思。

手動機械表因為沒有自動陀的遮擋,整個機芯就能輕松的看到,那些自動上鏈的組件一般是覆蓋在機芯上面的,機芯總有一半的面積被自動陀擋住,對于打磨精美的表來說,不能看見機芯的全貌無疑很遺憾,但是手動上發條的手表就能輕松的看到機芯運轉。

喜歡手動機芯的那一部分人可能是上班族,天天運動量并不是很大。因為自動機械表都是靠活動來給手表上發條的,只要人正常的行動,而且手表戴8個小時以上,但對于一些走路不超過10步的人來說,手動機械表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。

手動機械表在上發條的時候,一定要連續轉動表把直到感覺阻力很大為止。經常有人問:那到底要給手表上多少圈?這個問題是沒有準確答案的,因為每一款手表表的發條、齒輪設計都不一樣,再加上每一個人旋轉表把的幅度都不同。

手動機械表一般沒有“動力儲存顯示”,更多的是依靠表主自己的手感。在將手動表佩戴于手腕之前,均需要重新上鏈,最好選擇在每天的同一個時間進行,以確保腕表在動力儲備充足的情況下獲得最佳的運行狀態。

雖然現在自動機械表那么多,但是愛表人士卻喜歡手動機械表,不單單是一種情懷,因為他們喜歡每一次上發條的聲音,喜歡看著指針一分一秒的走過,就像施圖霖手表,每一個手表的背后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,只有你懂了,才會喜歡。